李俊民

李俊民

金朝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號鶴鳴老人,澤州晉城(今屬山西晉城)人。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元嘉之后。年幼時 ,勤于經(jīng)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學。承安間以經(jīng)義舉進士第一,棄官教授鄉(xiāng)里,隱居嵩山,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澤州教授,長期在澤州大陽生活教學。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謚莊靖。能詩文,其詩感傷時世動亂,頗多幽憤之音。有《莊靖集》。

人物生平

  李俊民,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時得名儒傳授程氏之學,即北宋哲學家程頤、程顥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學”,“其于理學淵源,冥搜隱索,雖片言只字務有根據(jù)?!狈步?jīng)傳子史百家之書,他無不研究,未及仕,已成名儒。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25歲的李俊民以經(jīng)義舉進士第一,授應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時。不久,任沁水縣令,并提舉長平(今高平西北)倉事,進升朝請大夫。未幾,因他厭惡官場應酬,棄官歸田,以所學教授鄉(xiāng)里。由于他學問淵博,加之狀元聲威,從學者甚眾,不遠千里慕名而來投師者不絕于門。貞佑二年(1214),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遷汴京(今開封市)。因為戰(zhàn)亂,李俊民于貞佑三年(1215)離開家鄉(xiāng)隱居于嵩州鳴皋山隱居,后遷徙至懷州(今河南沁陽),不久又隱于西山。在河南的這段時間,有隱士荊先生,授給他邵雍的《皇極》數(shù)學,李俊民對這種用符號、形象和數(shù)字推測宇宙變化的學說十分精通,當時深通此道的劉秉忠也對其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嘆弗如。元滅金后,李俊民徙居懷州,不久又隱居于崇山。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澤州教授,在大陽生活,他便千方百計招延澤州散在四方的名士,協(xié)助他教授學生,所以,僅五六年,所培養(yǎng)的人才,“以通經(jīng)被選者”有一百二十二人。

  元初,忽必烈即汗位前,劉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薦李俊民,盛贊他“易理,易數(shù)兩造精微”。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車召見李俊民等金朝遺老,天天延訪,從不間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經(jīng)史百家,無所不談。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絕入仕,懇賜還山,忽必烈欽佩其氣節(jié),尊重其人格,便派專人護送。忽必烈曾令張仲一向李俊民討教有關(guān)禎祥方面的預言,因李俊民精通《皇極》數(shù),所言神話般全部應驗。當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統(tǒng),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85歲,葬于晉城崔家莊北。元世祖中統(tǒng)初,賜謚莊靖先生。

李俊民的詩文

  • 擬將齊物物難齊,惟有山林跡可棲。身望鳳池慚不到,名登雁塔愧先題。

    未能忘舊歸家鶴,長是思鳴失旦雞。天為東周道垂喪,肯生夫子在關(guān)西。

  • 旱魃將為虐,從龍便出山。人間三尺雨,命罷早知還。

  • 便從傾蓋話詩情,風雨端能落筆驚。金馬謾誇三學士,碧油曾見一書生。

    竹溪花圃留連醉,水郭煙村取次行。自恨年來懷抱惡,與君相別但吞聲。

  • 勒石燕山后世名,子孫蟬蛻起風塵。誰憐喜鵲飛來意,自嘆靈椿老大身。

    愁見灌夫杯酒過,夢驚蘇蕙錦書新。幾年客里無情話,一笑相逢姓麥人。

  • 天涯杯酒強追歡,白發(fā)光陰轉(zhuǎn)首閒。獨夜夢魂千里月,暮年心事數(shù)重山。

    回腸都為愁將斷,行腳猶疑債未還。儻得一廛休老地,柴門今后定牢關(guān)。

  • 寂寥秋思梗吟懷,幾度柴門鵲噪開。一話勝看江表傳,百書不及隴頭梅。

    馬催行色日邊去,雁送歸程天際來。萬里龍庭莫辭遠,中原事業(yè)望人才。

  • 故里風光衣錦游,賦詩誰與共臨流。相逢依舊山青眼,也有何愁浪白頭。

    官渡方當橫槊日,合肥正是著鞭秋。坐閒有客誇雄辯,不念題橋志未酬。

  • 衰鬢愁添鏡里絲,流年恰及夢中蓍??蓱z白日佳城地,正值黃楊厄閏時。

    撫柩恨深元伯母,負薪情慘叔敖兒。髑髏不識生前樂,枉卻招魂費楚辭。

  • 積德高門慶有馀,隔年記得掌中珠。清新月窟兩枝桂,俊逸渥洼千里駒。

    戲自老成看蠟鳳,志從小異見樗蒲。一朝騰踏青云上,快睹徐卿第二雛。

  • 謾勞買宅著千萬,此又卜居何□從。得把茅來頭可蓋,但教窗下膝能容。

    尚憐相賀巢邊燕,知為誰甜花底蜂。速向元龍問閑舍,暫將一榻過今冬。

李俊民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