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譯介造句

“譯介”的解釋

譯介[yì jiè] 譯介 譯介學 譯介學在比較文學中指對文學交流中翻譯的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以前是從媒介學出發(fā),而目前則越來越多是從比較文化的角度出發(fā)來對文學翻譯和翻譯文學進行的研究。翻譯是促成不同民族文學間發(fā)生影響的媒介方式之一,屬于文字媒介。譯者也與“個人媒介者”往往重合

用“譯介”造句

1、第一章詳細爬梳了精神分析文論在新時期的譯介傳播情況.

2、其中,對汪曾祺的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是卞之琳的譯介文學。

3、中國文獻、媒體譯介日本人名、地名等專名時,用的是形譯法。

4、一開始,譯介學主要以比較文化角度研究文學翻譯以及翻譯文學。

5、晚清時期,小說地位冒升,外國小說被大量譯介,其中翻譯數(shù)量最多、影響最廣的當屬偵探小說。

6、聽到瘦翻譯介紹自己,坂田次朗趾高氣揚地挺著啤酒肚,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季凡在旁心想不用你太得意,一會兒有你受的。

7、《書前與書后》所收錄的是作者幾十年來在翻譯介紹史學哲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如康德、盧梭、孔多塞、梅尼克等人著作時所作的譯序。

8、菲兒是廣東人,2014年,經(jīng)翻譯介紹,她在韓國德美特整形醫(yī)院接受了鼻子、眼睛整形手術,以及脂肪填充手術,花費8萬多元人民幣,結(jié)果導致眼睛凹陷,鼻子歪。

9、摘要文章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從三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亞戲劇譯介過程及其貢獻:朱生豪是我國解讀說不完、道不盡的莎士比亞的第一人;朱譯莎劇質(zhì)量之高“迄今仍無出其右者”;朱生豪是不屈不撓、立志填補中國文化空白的民族英雄。

10、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發(fā)生了具有實質(zhì)意義的變化,是對早期譯介階段的超越。

11、從“文革”后期開始,特別是進入新時期以來,大量美國黑色幽默小說被譯介到了中國。

12、“左聯(lián)”時期的文學論爭與俄蘇文學和文論在中國的傳播,都與期刊的譯介有密切關系。

13、50年代中后期起,我國加大了對亞非拉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學作品的譯介。

14、而作為新文學運動反對者的學衡派同仁,則借助于華氏詩歌的譯介,凸現(xiàn)了中國古詩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

15、中國對瑞典文學的翻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有茅盾、伍蠡甫等文學大家譯介瑞典文學。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