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源造句
“兵源”的解釋
兵源[bīng yuán] 兵源 bīngyuán(1) [manpower resources;a source of conscription](2) 向部隊補充新兵的人力資源(3) 士兵的來源
用“兵源”造句
1、在部隊里,各地方的兵源都有,他們的口音南腔北調,叫人很難判斷出他們的籍貫。
2、不管怎樣,基地組織已經在英國發(fā)現(xiàn)了便利的兵源.
3、用你的魔術技巧,以直接增援到足夠的兵源,你可以用特別的遠程運輸和觀賞你的勇士撲救等。
4、特種部隊的兵源有的來自于布拉格堡的肯尼迪特種軍校,有的來自于正規(guī)軍隊部隊,有些來自突擊訓練隊。
5、君克勞迪亞斯難以征集兵源補充自己的軍隊。
6、而這個時候羅德的回歸,居然能給部落帶來兵源的增加,這對于洛克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啊。
7、他出來生于日軍步兵第68聯(lián)隊的兵源地岐阜縣,七歲就考進日本陸軍“幼年學?!?。
8、狄青這一天也招到了優(yōu)質兵源500多人,這些人本來就是能掙善斗之輩,稍加訓練就是一只強兵勁旅。
9、當勞動力短缺、婚姻擠壓、生源、兵源等問題紛至沓來、錯綜復雜,足可讓經濟社會發(fā)展遲滯不前,甚至倒退。
10、邙山站是焦枝鐵路在孟津境內的唯一站點,全縣兵源都要在那里完成最后的集結。
11、“總兵源由27萬5降到21萬,所以海陸空軍三軍也要相應的調整”。
12、毫無疑問,北方的軍事力量沒有問題,北方的補給也沒有問題,工廠比以往任何時候的產量都要多,兵源也沒有什么問題,人們不斷加入到軍隊中來。
13、目前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出兵國主要來自發(fā)展中國家,我們呼吁更多國家向維和行動提供兵源。
14、此外,自古以來巴蜀人民就以驍勇善戰(zhàn)而聞名,巴蜀地區(qū)為秦的兼并戰(zhàn)爭也提供了一定的兵源。
15、特別登記丁、中男口和合已受田數(shù),與封建國家重視賦役、兵源和執(zhí)行均田制有關。
16、不管明末流寇是正義還是暴虐,鄭義早已經視他們?yōu)闈撛?em>兵源。
17、不僅接納了來自淪陷區(qū)的機關、學校、工廠及難民,還傾盡全力,為全國抗戰(zhàn)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和軍需補給。
18、風雨在擊退燕南天之后,之所以不顧兵馬疲頓,連續(xù)用兵冒險進攻險要的巴蜀,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便是在于為涼州補充足夠的物質尤其是人口兵源。
19、所以,這里的居民幾乎可以看成是全民皆兵,而且是那種和冒險者一樣,只要稍加訓練就能投入戰(zhàn)斗的優(yōu)質兵源,不用擔心他們會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