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君位造句
“君位”的解釋
君位[jūn wèi] 君位 君位是漢語詞匯,拼音ūn wèi,解釋為國君之位;帝位。
用“君位”造句
1、年少的趙武靈王初涉君位就經(jīng)受住了如此嚴(yán)峻的考驗(yàn).
2、歷史上著名的遜讓君位的伯夷、叔齊,其故里就在此地。
3、魯惠公沒有夫人,魯隱公作為長子,將來自然繼承君位,仲子嫁過去,就成為魯國夫人。
4、檜不避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顧復(fù)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萬世利也。
5、晉武公沒辦法,只得把君位傳給次子詭諸,是為晉獻(xiàn)公。
6、等待共叔段欲奪君位時(shí),莊公將其一舉擒拿,最后還扣上一個(gè)“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帽子。
7、李自成鈞鑒,吾心已決,禪讓君位,托付國事,唯望平遼愛民,不負(fù)所托!朱由檢。
8、宋襄公在平定齊國君位之亂后,野心迅速膨脹起來。
9、帝堯在位的時(shí)候,據(jù)說曾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yán)詞拒絕。
10、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shí)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11、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人殺害,君位被奪。
12、臨終時(shí),高升泰命兒子高泰明還君位于段氏,并囑后人切勿效尤。
13、她毫不猶豫的披上戎裝,趕赴戰(zhàn)場,只為守護(hù)他的君位。
14、姬寤生推開殿門,大殿很空曠,君位就在這座大殿最里面。
15、通覽莊子之外的諸子百家和其后的二十五史,幾千年間眾多的策士謀士,這家那家,多在教人怎樣謀官位奪王位固君位,然而莊子卻勸人逃官位王位。
16、一般諸侯國國君的嫡長子繼承父位當(dāng)國君;庶子無權(quán)繼承君位,必須分出去自立一家,且不能襲用父親的姓氏,必須另外取姓。
17、杜顯的兒子士蔫,輔佐晉獻(xiàn)公滅了桓叔、莊伯等公族,消除了威脅晉獻(xiàn)公君位的隱患,后被升為晉國的大司空。
18、譬如忠于太子的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都手握重兵,乃武將之領(lǐng)袖,得不到他們的支持,奚齊即便繼承君位,也坐不穩(wěn)。
19、轉(zhuǎn)眼之間,齊國政局已經(jīng)“老母雞變鴨”,公子小白生米煮成熟飯,大搖大擺登上國君位,這就是后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20、、邳鄭發(fā)動(dòng)三公子的黨羽作亂,先后殺掉奚齊和卓子,夷吾回國即了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