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吳造句

“三吳”的解釋

三吳[sān wú] 三吳 (地域名合稱)三吳,是指代長江下游江南的一個地域名稱。一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廣義是指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

用“三吳”造句

1、此時,沈充的三吳軍隊趕到了,叛軍士氣再次大振。

2、而三吳一帶,婦孺所唱之歌,半為兒女情事,此與民氣相關(guān),豈惟淺鮮,不特我國為然也。

3、三吳賦稅之重,甲于天下,一縣可敵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4、又見證過多少三吳都會的繁華?早已淹沒不聞,隱而不彰。

5、崇明諸沙者,三吳之屏翰也。

6、常州,倩三吳之重邑,鑲八邑之名都。

7、換言之,明代文氏家族初期的文采風(fēng)流以及三吳地區(qū)之人脈,蓋皆出于斯。

8、若就畫藝而言,“三吳一馮”都以山水造詣最高,吳湖帆、馮超然尤是個中翹楚。

9、但是他畢竟是詩人***,云橫九派的不斷紛爭和浪下三吳的無限江山不斷讓他有乘黃鶴而去、羽化登仙的遐想。

10、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11、乃使三吳,訪書畫奇巧,留杭累月,京與之游,不舍晝夜,凡所畫屏障扇帶之屬,貫日以達禁中,且附言語論奏于帝所,由是屬意用京。

12、南京古稱金陵,曾是“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的金粉之地,這里的夜景極具“山水城林”的古都特色。

13、自帝即位以來,內(nèi)外乖異,石頭以南皆為荊、江所據(jù),以西皆豫州所專,京口及江北皆劉牢之及廣陵相同雅之所制,朝廷所行,惟三吳而已。

14、京口在六朝時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不僅可以拒北朝南侵,還可以防范“三吳”,拱衛(wèi)建康。

15、據(jù)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吳湖帆曾孫吳亦深介紹,吳湖帆早年與溥儒并稱為“南吳北溥”,后來則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享有“三吳一馮”之美譽。

16、清順治三年,他在吳江大敗清軍,被清廷列為務(wù)必斬除的“三吳名士之首”。

17、長子太泰伯和次子仲雍為了讓父親的愿望實現(xiàn),就逃避于三吳一帶。

18、收藏獅子林的“黃氏家族”,六次接待乾隆皇帝下江南;留園中的“徐氏家族”富甲三吳,太仆寺少卿徐泰時開創(chuàng)蘇州園林新格局,名垂青史。

19、趙叔孺是海派藝術(shù)家中金石書畫全能型的通才,在當(dāng)時與“三吳一馮”齊名,列“海上四家”,名重于世,影響頗大。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