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梅花輕盈嫵媚的姿態(tài)映照在溪水里,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嚴肅矜持地從瑤臺上下來。
梅花雖有些妒忌白雪,但在潔白無瑕上,姑且還可以讓雪與自己相比;而對于艷麗的春光,卻敢于超越它,絕不隨順于它之后。
梅花偶然間與詩人相見,就好像是為了詩人的飲酒賞花而開放。
若是長在秦樓邊的話,簡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
注釋
掩斂:用衣袖遮面,嚴肅矜持而有禮貌的樣子?,幣_:美玉砌成的樓臺,神話中神仙所居之地。
妒:嫉妒。聊:姑且。
欺:超越。逐:隨著。
佳客:指詩人。
凍醪:冬天釀造,春天飲用的酒。
“若在”二句:秦樓、弄玉:《列仙傳》記:“蕭史者,秦穆公時人,吹簫作鸞鳳之響,穆公文弄玉妻焉。日與樓上吹簫作風鳴,鳳來止其屋,為作鳳臺?!笨埃耗?。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作者四十歲時,受當時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被外放為黃州刺史,其后又轉池州、睦州等地。這首詩約作于這個時期。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