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水面的近義詞
浮出水面的基本資料
- 詞語(yǔ):浮出水面
- 拼音:fú chū shuǐ miàn
- 解釋:從水下漂浮到水面上來(lái),比喻事物顯露出來(lái):被假象掩蓋起來(lái)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
浮出水面的近義詞
-
近義詞1:水落石出
詞語(yǔ)解釋: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lái)。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lái)。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蘇軾《后赤壁賦》本為描寫景物,后轉(zhuǎn)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徹底顯露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坐銷浮偽之風(fēng);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時(shí),盡里出讒誣之巧?!? 陸游《謝臺(tái)諫啟》
-
近義詞2:落
詞語(yǔ)解釋:落[là]: 丟下,遺漏:丟三~四。~了一個(gè)字。 落[luò]: 掉下來(lái),往下降:降~。~下。零~(a.葉子脫落,如“草木~~”;b.衰敗,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槍聲~~”)。脫~。~葉?!珳I?!??!?。~日?!w?!?。隕~。~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擊陷害)。~雁沉魚。葉~歸根。; 衰?。簺](mò)~。破~。衰~。淪~。流~?!矗╝.潦倒失意;b.豪邁,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遺留在后面:~后。~伍。~選。; 停留,留下:~戶。~荒?!P。~款。;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
“浮出水面”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jìn)、入”相對(duì)):~來(lái)?!??!T?!珖?guó)?!?。 2.來(lái)到:~席?!珗?chǎng)。 3.超出:~軌?!纭2弧?。 4.往外拿:~錢?!几?。~題目。~主意。 5.出產(chǎn)...
水:1.最簡(jiǎn)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xué)式H2O。無(wú)色、無(wú)味、無(wú)臭的液體,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diǎn)0℃,沸點(diǎn)100℃,4℃時(shí)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 2.河流:漢~?;础?。 3.指江、河、湖、...
浮: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duì)):~萍。油~在水上?!?。臉上~著微笑。 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氣~到對(duì)岸。 3.在表面上的:~土?!?。 4.可移動(dòng)的:~財(cái)。 5.暫時(shí)的:~...
面:1.頭的前部;臉:~孔?!珟⑿?。 2.向著;朝著:背山~水。這所房子~南坐北。 3.物體的表面,有時(shí)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地~。路~。圓桌~兒?!珒耗サ煤芄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