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政

  • 拼音xùn zhè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舊時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2.指孫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序的第二階段。他把建立民國的程序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階段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并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憲政階段。

網絡解釋

  1. 訓政
    1. 在舊時的封建時代,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
    2. 現在一般指的是孫中山提出的中華民國建國之路中的一個階段。
    3. 根據孫中山所著《中華民國建國大綱》,中國建國分三個階段:軍政、訓政、憲政,訓政即第二個階段。

“訓政”單字解釋

:1.政治:~綱?!と藛T。 2.政府:黨~軍民。 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yè)務:財~。郵~。 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
:1.教導;訓誡:教~?!挕!~?!怂活D。挨了一通~。 2.教導或訓誡的話:家~。遺~。 3.訓練:培~。輪~。軍~。 4.準則:不足為~。 5.解釋(詞義):~詁。 6.姓。...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