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兩
- 拼音míng liǎ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易o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 借指帝王或太子。
國語詞典
- 明兩原指易經中的離卦。離卦論象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離卦有上下二體,故稱為「明兩」。為兩明前后相續(xù)之象。語出《易經.離卦.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后指帝王賢能可明照四方。《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不謂息肩愿,一旦值明兩?!埂段倪x.謝瞻.張子房詩》:「明兩燭河陰,慶宵薄汾陽。」唐.李善.注:「鄭玄曰:『明兩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無不見也。』」
網絡解釋
- 明兩
- 明兩
- 有以下兩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