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盤綬笥

  • 拼音shé pán shòu s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后漢書.方術傳下.許曼》:桓帝時,隴西太守馮緄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緄令曼筮之。卦成,曼曰:三歲之后,君當為邊將,官有東名,當東北行三千里。復五年,更為大將軍,南征。延熹元年,緄出為遼東太守,討鮮卑,至五年,復拜車騎將軍,擊武陵蠻賊,皆如占。后因以蛇盤綬笥為帶兵遠征之典。

網絡解釋

  1. 蛇盤綬笥
    1. 蛇盤綬笥,是漢語詞匯,拼音是shé pán shòu sì,指為帶兵遠征之典。

“蛇盤綬笥”單字解釋

:1.盛放物品的扁而淺的用具:茶~。菜~。托~。 2.形狀像盤或有盤的功用的東西:字~。棋~。算~。磨~。 3.回旋,回繞,屈曲:~旋?!浮!珓儯ㄝ氜D剝削)?!??!珌??!?..
:盛飯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一種絲帶(舊時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
:[shé] 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 [yí] 見“逶蛇”。...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