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膠體
- 拼音tǔ rǎng jiāo t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土壤中呈膠體狀態(tài)的物質(zhì)??煞譃橛袡C膠體、無機膠體和有機無機復合膠體三類。有機膠體主要是腐殖質(zhì),無機膠體是巖石風化的產(chǎn)物。土壤膠體對土壤結(jié)構(gòu)的形成和肥力變化起重要作用。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土壤膠體
- 膠體是指直徑在1—100nm之間的顆粒,但是實際上土壤中直徑<1000 nm的粘性顆粒都具有膠體的性質(zhì),所以通常所說的土壤膠體實際上是指直徑在1—1000 nm之間的土壤顆粒,它是土壤中最細微的部分,表現(xiàn)出強烈的膠體的特征。
“土壤膠體”單字解釋
體:[tǐ] 1.人、動物的全身:身~。~重?!珳??!|(zhì)?!鳎ㄡt(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堋!病!牵w格和精力)。~育?!珶o完膚。 2.身體的一部分:四~。五~投...
土:1.土壤;泥土:黃~。黏~?!??!??!选?2.土地:國~。領(lǐng)~。 3.本地的;地方性的:~產(chǎn)?!挕_@個字眼太~,外地人不好懂。 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xiàn)代化的(區(qū)別...
壤:1.泥土;松軟的土:土~。沃~。 2.地:天~之別。 3.地區(qū);地域:窮鄉(xiāng)僻~。接~。...
膠: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質(zhì),用動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來,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來黏合器物,如鰾膠、桃膠、萬能膠,有的供食用或入藥,如果膠、阿膠。 2.用膠粘:~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