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相權

  • 拼音zǐ mǔ xiāng quán
  • 注音ㄗㄧˇ ㄇㄨˇ ㄒㄧㄤ ㄑㄨㄢˊ
  • 成語繁體子母相権
  • 成語解釋1.古代有關貨幣本位與流通的理論。謂同時流通的兩種貨幣,可以用一種為標準確定對另一種的交換率。最早作系統(tǒng)闡述者為東周單旗。見《國語.周語下》。 2.謂經(jīng)商取利或放債取息。
  •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貨幣之重者、大者為母,輕者、小者為子。幣輕物貴,推行重幣以市貴物,稱母權子;幣重物輕,推行輕幣以市賤物,亦不廢重,稱之權母?!?/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古代有關貨幣本位與流通的理論。謂同時流通的兩種貨幣,可以用一種為標準確定對另一種的交換率。最早作系統(tǒng)闡述者為東周·單旗。見《國語o周語下》。
  2. 謂經(jīng)商取利或放債取息。

國語詞典

  1. 貨幣輕重相權后,即以一種為標準,定出其它貨幣的交換率。引申為互相調劑。
    1. 《元史.卷一四.世祖本紀一一》:「以至元寶鈔一貫文當中統(tǒng)交鈔五貫文,子母相權,要在新者無冗,舊者無廢。」

網(wǎng)絡解釋

  1. 子母相權
    1. 古代有關貨幣本位與流通的理論。謂同時流通的兩種貨幣,可以用一種為標準確定對另一種的交換率。最早作系統(tǒng)闡述者為東周單旗。見《國語·周語下》。 .謂經(jīng)商取利或放債取息。

“子母相權”單字解釋

:1.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女?!珜O?!??!埽ê筝吶耍贻p人)。 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瓜~兒?!珜?。 3.動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蟆!?..
:1.秤錘。 2.權衡:~其輕重。 3.權力:當~。有職有~。掌握大~。生殺予奪之~。 4.權利:人~。公民~。選舉~。發(fā)言~。 5.有利的形勢:主動~。制空~。 6.權變;權宜:~詐。...
:1.母親:~女。老~?!?。 2.家族或親戚中的長輩女子:祖~。伯~。姑~。姨~。舅~。 3.屬性詞。(禽獸)雌性的(跟“公”相對):~雞?!?。這頭驢是~的。 4.指一凸一凹...
:[xiāng] 1.互相:~像?!R?!嗵h。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3.姓。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 [xiàng] 1.相貌;外貌:長~。...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