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平治
- 拼音zhèng lǐ píng zhì
- 注音ㄓㄥˋ ㄌㄧˇ ㄆㄧㄥˊ ㄓㄧˋ
- 成語解釋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guī)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 成語出處《荀子·性惡》:“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li>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使社會安定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guī)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正理平治
- 正理平治,讀音為:zhèng lǐ píng zhì,成語,是指行無傾斜為正,不失其道為理,細大不逾為平,禮無悖亂為治。
“正理平治”單字解釋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坦。馬路很~。把紙鋪~了。 2.使平:~了三畝地。把溝~了種莊稼。 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輩?!小!帧!稹_@場球...
正:[zhèng] 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南。~前方。前后對~。這幅畫掛得不~。 2.位置在中間(跟“側(cè)、偏”相對):~房。~院兒。 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
治:1.治理:~家?!珖?。自~。~標?!??!矗ɑ春樱?。 2.指安定或太平:~世。天下大~。 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府~。省~。 4.醫(yī)治:~病。我的病已經(jīng)~好了。 5.消滅...
理:1.物質(zhì)組織的條紋;紋理:木~。肌~。條~。 2.道理;事理:合~?!??!斎绱?。 3.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科。數(shù)~化。 4.管理;辦理:處~。~財。當家~事。 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