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鑼打鼓
- 拼音qiāo luó dǎ gǔ
- 注音ㄑㄧㄠ ㄌㄨㄛˊ ㄉㄚˇ ㄍㄨˇ
- 成語繁體敲鑼打皷
- 成語解釋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 成語出處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nèi)〉媚敲创蟮膭倮?,人家服服貼貼,敲鑼打鼓。”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歡慶的場面
- 成語例子秦牧《藝海拾貝·惠能和尚的偈語》:“當年剛剛問世的時候,敲鑼打鼓,鬧得沸沸揚揚?!?/li>
-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 英語翻譯beat drums and gongs
- 近義詞鑼鼓喧天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國語詞典
- 敲打鑼鼓。多用于民間游樂。也作「敲鑼擊鼓」。
- 形容大肆宣揚。如:「這件糗事,被他敲鑼打鼓的張揚,已經(jīng)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挂沧鳌盖描寭艄摹?。
網(wǎng)絡解釋
- 敲鑼打鼓
- 敲鑼打鼓,成語,意為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敲鑼打鼓”單字解釋
打:[dǎ] 1.除去:~旁杈。 2.舀?。骸!?。(17)買:~油?!??!嚻?。(18)捉(禽獸等):~魚。(19)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柴?!?。(20)定出;計算:~草稿?!饕狻3杀尽?..
敲:1.在物體上面打,使發(fā)出聲音:~門?!尨蚬?。 2.敲竹杠;敲詐:有的商人一聽顧客是外鄉(xiāng)口音,往往就要~一下子。...
鑼:擊樂器。銅制,似盤。一般有提手,用槌擊奏。形制多樣,如大鑼、小鑼、堂鑼、云鑼等。常用于吹打樂及戲曲、歌舞伴奏。...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手~。花~。 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