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倒西歪
-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 注音ㄉㄨㄙ ㄉㄠˇ ㄒㄧ ㄨㄞ
- 成語繁體東倒西歪
- 成語解釋指行走不穩(wěn),身不由主。也形容物體傾斜不正。 時(shí)而倒向這邊,時(shí)而倒向那邊。形容行走時(shí)或站或坐時(shí),姿勢不穩(wěn),身不由己
- 成語出處元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gè)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bǔ)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子期使侍衛(wèi)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衛(wèi)東倒西歪,二人徑入殿中。(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倒,不能讀作dào
- 英語翻譯dilapidated <out of line; falling>
- 日語翻譯傾(かたむ)いて倒(たお)れかかっている,ふらふらとよろめく
- 俄語翻譯покоситься
- 其他語言<法>chanceler <menacer ruine>
- 近義詞雜亂無章
- 反義詞有條不紊
詞語解釋
- [dilapidated;out of line;falling]時(shí)而倒向這邊,時(shí)而倒向那邊。形容行走時(shí)或站或坐時(shí),姿勢不穩(wěn),身不由己
國語詞典
- 搖晃欲倒的樣子?!端疂G傳.第二八回》:「雖然帶著五七分酒,卻裝做十分醉的,前顛后偃,東倒西歪?!埂缎咽篮阊裕矶拧罚骸讣胰藗儾恢獮樯?,嚇得東倒西歪,兒啼女哭,沒奔一頭處?!挂沧鳌笘|歪西倒」、「西歪東倒」。
- 傾倒零落的樣子。
- 《封神演義.第九六回》:「層圍木柵撞得東倒西歪,鐵騎連車沖得七橫八豎?!?/li>
-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gè)南腔北調(diào)人?!?/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東倒西歪
- 東倒西歪是一個(gè)漢語成語,
- 拼音是dōng dǎo xī wāi,
- 釋義:1、搖晃欲倒的樣子。2、傾倒零落的樣子。
“東倒西歪”單字解釋
東:1.方位詞。四個(gè)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邊兒?!?。~風(fēng)。~城。城~。大江~去。 2.主人(古時(shí)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股~?!?。 3.東道:我做~,請你們吃...
倒:[dǎo] 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墻~了。~塌?!_(tái)。打~。臥~。 2.對(duì)調(diào),轉(zhuǎn)移,更換,改換:~手。~換。~車。~賣?!珎}?!?。 [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zhuǎn):~立?!珤??!?..
歪:1.不正;斜;偏(跟“正”相對(duì)):~嘴。~戴著帽子。這堵墻~了。 2.不正當(dāng)?shù)模徊徽傻模骸?。~風(fēng)。...
西:1.方位詞。四個(gè)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面。河~。往~去。夕陽~下。 2.(Xī)西洋;內(nèi)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餐。~醫(yī)?!??!?。學(xué)貫中~。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