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無愧
- 拼音zì fǎn wú kuì
- 成語解釋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 成語出處宋.朱熹《論語集注.述而》:“才做圣人自反無愧說時(shí),便小了圣人?!?/li>
- 成語例子只為自反無愧,理直氣壯,昂昂的步到顏家門首。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
- 成語結(jié)構(gòu)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自反無愧”單字解釋
反:1.顛倒的;方向相背的。與“正”相對:~面。~作用。 2.指反革命、反動派:肅~。 3.反抗;反對:~法西斯?!饨?。 4.翻轉(zhuǎn):~復(fù)?!珨閯佟?5.推及:舉一~三。 6.回;還:~...
愧:慚愧:羞~。問心無~?!桓耶?dāng)(感到慚愧,承當(dāng)不起)。...
無:[wú] 1.沒有(跟“有”相對):從~到有?!a(chǎn)階級。有則改之,~則加勉。 2.不:~論?!殹?3.不論:事~大小,都有人負(fù)責(zé)。 4.同“毋”。 5.姓。 [mó] 見【南無】。...
自:1.自己:~動?!l(wèi)?!珢?。~力更生。~言~語。~告奮勇。~顧不暇。不~量力。 2.自然;當(dāng)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小...